昨日公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草案)中提到,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作用……发挥福建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加快平潭实验区开放开发。
加快平潭开放开发首次列入国家规划(草案)。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这意味着平潭的发展迎来了最佳的机遇。对于如何加快平潭开放开发,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吴能远委员:
平潭迎发展最佳机遇
我省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吴能远说,温家宝总理工作报告已经多次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中先行先试,这就是最大的政策支持。
吴能远说,作为先行先试的着力点,平潭的开放开发在未来将得到更多部委的重视、支持,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加快平潭的开放开发列入其中,这意味着平潭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机遇,平潭也要敢于先行先试,最大化发掘自身潜力,在新一轮政策支持中,完成跨越发展,打造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陈绍军委员:
建议平潭升格为国家新区
全国政协委员、省农业厅厅长陈绍军称,为了促使平潭综合实验区能够快速成为海峡两岸合作交流高地,成为福建跨越发展的重要区域,建议国家将平潭岛综合开发上升为国家新区。“与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地享有同样的特殊政策待遇,保证平潭岛的快速发展。”
他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在审批与投资平潭综合实验区项目时,应从海峡两岸发展大格局的战略高度、从两岸合作方式的高度考虑,坚持高标准建设。建议中央对平潭建设支持重点要放在最近几年,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投资规模,显现国家政策效应。支持将一些高科技、低碳环保的项目落地平潭并协助实施好。支持平潭重点发展旅游业、教育业、文化创意产业及大型会议等现代服务业。教育部尽快批准并将“平潭大学”建设纳入重点扶持高校。
龚清概代表:
加大平潭沿海防护林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龚清概认为,目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绿化水平仍不高,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据调查,平潭综合实验区境内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2万亩。风口、断带及重要水源等地块林分残缺、破损较严重,目前基干林带断带2.76公里,造林难度极大。同时现有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宜居生态岛要求相比差距大,绿化档次低,景观欠佳。现有防护林体系质量低。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未及时抚育和管护,成林效果差。
为此,建议中央提高平潭综合实验区防护林建设投资标准,按实际投资的60%给予补助。